浅谈中国式素描
“每次看到这种中国式的素描,我就想死,我觉得我宁可一辈子不画。”——陈丹青
在中国,凡学画者必学素描,这种素描黑乎乎脏兮兮(你懂的)。可称为:中国式素描。经历代大师导师画师专家教授的不懈努力,中国式素描已经延绵半个多世纪,而且还将继续延绵下去。这种素描能有如此坚韧不拔之生命力的唯一原因,是整整好几代中国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除了这种黑乎乎脏兮兮,也不会画别的。
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到各地美院和师范院校乃至综合院校中的美术专业,都是这种中国式素描的拥堵堆积泛滥成灾之地。那么,这种东西从哪来?到哪去?有啥用?
陈丹青自画像
从全世界看,素描,只有一个起源,是欧洲文艺复兴。欧洲素描传统,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个是以线为主
左图是素描习作,右图是完成的油画作品。作者是拉斐尔。素描侧重线条,油画调整明暗,可看得很清楚。
伦勃朗,是明暗光影大师。但他的素描,是以线为主
另一个是短期作业
这是德加的素描,在中国,会被称为速写。
这是德拉克洛瓦的素描,在中国,也会被称为速写
为什么中国式素描没有欧洲传统素描的基本特征?不是说中国的素描也是向西方学来的吗?
这就好比,有洋人来中国学国画。最好能跟齐白石学,实在不行,潘天寿也凑合。你不去找齐,也不求潘,而是费劲巴拉的跟某乡镇画院大师学了好几年,学完后,你回到西方,愣说自己是中国画专家。你说,这是乡镇大师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
绝大部分中国美术留学的前辈,无论留法留日或留其他地方,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所以,至今鲜有人能报出其留学时跟随过的真正西方艺术大师的名号。个别能报出洋导师名字的,也多是因缺乏创新而名不见经传的学院派画家。
陈丹青《西藏组画》草稿
信息来源于网络,由北京画室南街8号画室整理,如需咨询或了解更多美术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QQ,以及其它联系方式:点击这里
南街8号——诗意的栖居于绘画本身
“爱的深度与高度
与你的选择有关
我们始终深信,适度的教育
是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
我们坚持从绘画本身出发,将其自身的意蕴释放出来,认知它本身具自我决定的、自足的、开放的、无限的可能性。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寻找到生命的精神家园。将绘画归至”此在之生存”(现象即是它本身)这一意义之上,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