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免费热线:400-007-9180
新闻详情

艺术名校介绍——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院校简介

  北京电影学院(Beijing Film Academy),简称北电(BFA),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电影专业院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公办艺术院校。

  北影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更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最终改制为北京电影学院。建校60余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学院建立了完整、科学的电影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体,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和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北京电影学院是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视艺术研究基地和中国儿童电影研究中心的挂牌单位。


院系设置

  学院现有8个系,5个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础部,共计15个教学实施单位。各教学单位之间互为支撑,文、导、表、摄、录、美、管理、动画理论和技术等,一应俱全,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其中,导演、摄影、美术、表演等四个专业是该院北京市本科品牌专业,也是国家广电总局本科重点专业。动画专业是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师资力量


  北电有教职工501人,其中专任教师262人,包括教授49人、副教授104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102人、博士学位6人,在读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具有丰富的电影人才培养、电影技术应用开发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在电影创作、教育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国内外影视创作的多项大奖。

北电还聘请校外的电影艺术专家如吴贻弓、张艺谋、陈凯歌、张丰毅、田壮壮、黄建新、顾长卫等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教研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电影学院出版电影文学、电影表演、电影导演、电影摄影、电影录音、电影美术、电影管理、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港台电影、电影理论、电影美学、电影动画、图片摄影、电影数字技术等专业15大类,142本,近2000多万字;其中,译著25本。有21名次教授、副教授获得全国优秀图书“金钥匙”奖、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优秀教材奖等。此间,学院教师发表重要论文143篇,其中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刊登103篇,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刊登11篇。2002年学院出版了《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系列专著丛书12本(近430余万字),其中历史、理论6本,美术1本,数字技术1本,动画1本。2004年6月,完成《电影分析读解手册》专著(22万字)。2004~2005年继续完成《银幕访谈系列》后续的专著6本(美术设计、数字电影技术、录音创作、表演、制片、动画创作)预计150万字。2006年完成《中国电影学史系列专著》14本,预计300万字。

  在理论研究和科研立项方面,“九五”期间学院有34名教授、副教授及教师275人次参加项目课题组研究工作,共承担国家、教育部科研项目、部委科研项目58个;申请到科研经费254万元。其中,有18个项目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999年参加国家和部委级科研立项38项。学院在广泛进行电影历史、理论、批评、制作、艺术、管理等人文学科的研究课题的同时,十分重视电影技术专业课题的研究,2000~2002年学院电影技术、电影数字技术方面的科研立项近10项。


知名校友

  建校以来,北电为新中国电影事业培育了2万余名电影工作者,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其中有张艺谋陈凯歌韩三平顾长卫田壮壮贾樟柯李少红陆川宁浩王小帅娄烨高希希滕华涛唐国强张丰毅张铁林蒋雯丽赵薇黄晓明陈坤黄渤徐静蕾海清黄海波张嘉译王志文姚晨刘亦菲杨幂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导演、演员、电影艺术家及电影专业人士。他们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事业的中坚力量。



以上信息由北京南街8号画室整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需咨询或了解更多艺考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QQ,以及其它联系方式:点击这里

南街8号——诗意的栖居与绘画本身

“爱的深度与高度

与你的选择有关

我们始终深信,适度的教育

是给学生一生最好的礼物”

我们坚持从绘画本身出发,将其自身的意蕴释放出来,认知它本身具自我决定的、自足的、开放的、无限的可能性。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寻找到生命的精神家园。将绘画归至”此在之生存”(现象即是它本身)这一意义之上,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


南街8号画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