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生也该有“反套路”意识
随着校考的结束,各高校的校考成绩也相继出炉,前天,中央美术学院的最后一轮阅卷也在京郊某大型运动场馆内结束,一年一度的美术专业艺考正式告一段落。不知各位美术生对央美2017年轰动美考圈的校考考题有多少了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反套路”考题内容:
造型基础考题:
考题内容:
关于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与鲍勃·迪伦的背景材料
1.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将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岁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一位音乐家。诺贝尔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此奖项被媒体感叹为“有史以来最意外的诺贝尔文学奖”。2016年12月10日鲍勃·迪伦缺席诺贝尔颁奖典礼,而由美国女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代为领奖及致获奖感言。
2.鲍勃·迪伦在高中的时候就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在读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2015年,《滚石》评出史上最伟大的100名唱作人,鲍勃·迪伦位居榜首。作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歌手,他的作品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型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他对一大批同时代的后来的音乐人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请阅读所给背景信息及鲍勃·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节选,绘制一幅你所联想到的能表现该诗歌意境的造型视觉画面。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歌词节选)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海水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my friend,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答案在风中飘荡
注:1962年冷战时期,鲍勃·迪伦创作出《Blowing in the wind》。那些被视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叛逆青年,弹着老吉他,哼唱着这首为反对越战创作的曲子,奔赴全世界各个角落追逐他们的梦想;那是一个思想的年代,不用谈论爱情,只需社会责任感就能成为偶像。32年后,这首歌被选作电影《阿甘正传》的主题曲,与奔跑的阿甘一道成为一种前进精神的象征。这首歌曾入选美国大学教材,并成为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考题要求:造型表现形式不限,如素描、色彩、综合材料;建议选择你最具优势的造型表达语言。
设计基础:
考题内容:
1.根据所提供附件背景信息,为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设计一款获奖证书;
2.画面需有效反映出鲍勃·迪伦在音乐和诗歌方面的艺术成就及独特气质。
考题要求:
1.将试卷进行横向或纵向幅面的平均分割,使用其中一半的幅面绘制证书设计草图,图草数量不少于两个;另外一半幅面绘制一幅完整的证书设计方案。
2.证书设计方案需包含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画面构图自定,证书文本自拟,字数不限。鼓励方案设计的创造力。
3.绘制工具、材料、风格不限。
央美美术校考考题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行“反套路”模式了,前两年推出的“棒棒糖”“转基因鱼”小编还记忆犹新,今年又一次让那些指望押题制胜的考生输了个底朝天,可谓杀伤力惊人,需是真正的武林高手才能承受得住。
“这才是美院该有的样子。要不每年都考头像,那和咸鱼有什么分别?”这是某位吃瓜群众的点赞声。其实也道出了一群吃瓜群众的心声。美院就该有美院的样子。就如同伯乐选千里马,伯乐有慧眼才能挑得千里马。卓尔不凡的考试模式才会逢得真正的高手。
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八千多份考卷里,出了一份最特别的答卷,令阅卷老师兴奋不已。如同央美的考题轰动了美考圈似的,这份考卷轰动了中央美术学院。
这份试卷里考生很详细地将他的设计思路条理化地全部展现出来了:
第一步骤,证书根据不同方案提供了四种材质:荧光PVC材料、非洲黑木、红蓝白条纹软皮和白色软皮;
第二步骤,给出了四个设计方案,有热抽象风格、立体主义风格、放弃原插画风格实现黑胶唱片,以及后现代风格。
他还详细标明用什么样的字体比较能表现鲍勃·迪伦的气质,足见对美术史和设计史的了解和理解。
这种集开放与包容于一身的试题带动了学生新的思路,也给了学生一展自己所长的机会。
从“棒棒糖”“转基因鱼”,到如今“在风中飘荡”的一首歌,在外界看来,它们都可以被笼统归为不走寻常路的“怪题”,连续两年出题都与热门话题有关,有人担忧十七八岁的中学生知识储量未必能应付。宋协伟认为这根本就不能成为理由:“这种焦点问题不是说我是中学生就可以不去了解,它们其实是站在大众角度的热点。”至于今年以诺奖入题,宋协伟解释道,“但凡有一点点余光还能看到文化、艺术存在的人,都不会不关注诺贝尔奖项,尤其去年的文学奖还颁给了一名歌手。”在他看来,中央美院要的就是具有这种眼界的人,“我们要招那些在正常的中学学习之余还能够阅读和体验社会的那一部分学生。”
阅卷现场,听闻最多的就是“想象力”,不少脑洞大开的作品尤受考官青睐。不过,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有人质疑是否会削弱考核造型能力。宋协伟认为,艺术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变化,招收各种不同风格特性和具备问题意识的学生,“这里存在对基本功如何理解的问题。别的学科还是在对造型自身的科学性进行描述,我们更注重的是叙事关系,就是你是否具有逻辑,有思想性,这也是基本功。”
在以后的美考之路上,这样的“怪题”会层出不穷,不想在考前中这“致命一击”的考生也该提前做好“反套路”准备,形成“反套路”意识。
以上信息由北京南街8号画室整理,南街8号画室恭祝所有考生金榜题名!如需咨询或了解更多艺考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QQ,以及其它联系方式:点击这里
南街8号——诗意的栖居与绘画本身
“爱的深度与高度
与你的选择有关
我们始终深信,适度的教育
是给学生一生最好的礼物”
我们坚持从绘画本身出发,将其自身的意蕴释放出来,认知它本身具自我决定的、自足的、开放的、无限的可能性。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寻找到生命的精神家园。将绘画归至”此在之生存”(现象即是它本身)这一意义之上,追问人之为人的意义以及人应当具有的精神和心灵的终极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