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免费热线:400-007-9180
新闻详情

《清明上河图》展露真容

《清明上河图》展露真容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局部)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局部)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物故事

《清明上河图》的“前世今生”

《清明上河图》绘于北宋,作者张择端,早年游学于北宋都城汴梁,后研习绘画,供职于宋徽宗的翰林图画院。

画面表现北宋汴梁城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城乡风光与市井百态。图中有城外郊野风景,有漕运繁忙的汴河,以及虹桥上下之景,还有城内繁华的街市。图中共绘人物约600余名,牲畜近百头,房舍百余座,舟船25只,繁杂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情节进行组合,结构严谨而紧凑,画法精严,刻画入微,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清明上河图》流传有绪,在宫廷与民间历经辗转,画上有历代鉴藏印玺共近百方。它最初收藏于宋徽宗内府,北宋灭亡后,它流落至金邦,成为私人藏品。元朝初年,被统治者纳入内廷。明代它由宫廷又转入民间,后被奸相严嵩、严世蕃父子所藏。明隆庆年间,它重新被官府收没,第三次归入宫廷。万历六年(1578),大太监冯保巧用伎俩获得此图,并将它带出宫外。清乾隆年间,它被湖广总督毕沅收藏。毕沅死后其家被抄没,此图遂入清内府。末代皇帝溥仪将此图卷作为赏品,交由其弟溥杰携出宫外。1932年,它曾存放在吉林长春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57年经东北博物馆转存到故宫博物院至今,堪称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以上信息由北京南街8号画室整理,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转发仅作为观点分享使用,如需咨询或了解更多艺考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QQ,以及其它联系方式:点击这里